音乐创作岂可“自我AI化”

  • 2024-06-13 11:17
  • 中国文化报

AI有所能有所不能黄卓绘

王亚非? 张超超

AI(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说“感谢”,有人说“威胁”,也有人“无所谓”。但不管是“正”的情绪,还是“反”的映射,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把新技术应用在传统行业或领域时的一种思考。如当AI开始写诗、作画、创作音乐、拍摄电影以及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就引发了很多讨论。

在音乐领域,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指出:“2023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代表的科技赋能新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步深刻影响整个音乐产业的行业变革、业态创新和生态重建。”

对于编曲行业来说,通过指令,AI可以轻松实现各种音乐风格编曲,AI编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音乐学习的成本和音乐参与的门槛,让许多原本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变得唾手可得,但同时也给音乐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那么,AI是否可以取代作曲家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音乐创作的本质和AI的本质去理解。

音乐家王次炤说:“音乐创作的本质应该是作曲家用音响审美地表达自身和他人的内心。”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认为,音乐创作“纯粹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白,而且充满了生活中的所有经验。”从这个角度讲,音乐创作绝不仅仅是几个音符按照一定规则的排列组合,也绝不仅仅是一些音乐技巧的巧妙组合,它包含了情感、情绪、思考、个性等因素,以及对社会、人生、悲悯等方面的哲思。对于作曲技术理论的掌握和学习,人的效率可能远不及AI,但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绝不是作曲技术的简单堆砌,作曲家正是因为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个人色彩和人文情怀,才让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而AI本质上就是大数据和算法,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大脑”,通过复杂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基于浩如烟海的“大数据”学习,通过解码众多优秀作曲家的作品和创作习惯,可以对人类音乐创作的规则、技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情感规则进行深度挖掘,来创作作品。但我们都知道,音乐也好,文学也好,绘画也好,再完美的阐释和再详细的解读都难以全部展现作者的内心,艺术作品总有“留白”的部分,而这一部分甚至作者都无法完全“意会”和“言尽”,所以对于此,作为一种工具,再严密的AI也无从学起,因为无“的”而放“矢”,再锋利的“矢”也难中靶心。

目前来看,用AI来生成音乐,它更多表现的是普适性的审美,可能会超越一般性的创作,但对于随机性较强或个性化的音乐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对于伟大的作品来说更是隔着较远的距离。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音乐创作可借助AI,但却不可“自我AI化”。“自我AI化”本身就是对音乐创作最本质内容的抛弃,是放弃了思考、想象和情感表达,是一种面对技术的自我矮化。就像录音技术再成熟、再发达,也无法替代音乐会现场带给听众的内心体验。

AI作曲会不断迭代,可能会演变成作曲家的强大竞争对手,对此,音乐创作者应努力锤炼自己的专业技术。同时,AI作为工具,应该是被人驾驭,而不是驾驭人。作曲家可以考虑用AI技术赋能音乐创作,用以帮助提高创作效率、提升作品质量。在驾驭AI、分析和挖掘AI作品的特点,用以充盈自己的创作思维的过程中,作为音乐创作者,需要努力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展现作曲家的独特性。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