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文艺》:当文献、戏剧在光影艺术中相遇

  • 2024-04-24 11:43
  • 光明日报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资料图片

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是戏剧第一次尝试融合光影艺术,结合电影展现形式登上大银幕。它的摄制基于舞台演出,依托电影的视听语汇,建构了戏剧—电影—戏剧电影的三重维度,打破了舞台边界,实现了话剧与电影两种文化载体的联动,丰富了观演关系,将剧场艺术带到更多观众面前。

该剧是对中国抗战文艺历史的一次严谨梳理,并首次以戏剧形式呈现。作为一部文献戏剧,《抗战中的文艺》以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的史实为依据,分地域,切片式讲述了文学、音乐、话剧、电影、美术、戏曲等诸多艺术门类的代表性人物波澜壮阔的抗战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了抗战时期文艺创作的整体风貌。剧中着重表现了抗战时期文艺名家们在追求艺术的思想性、时代性、民族性等方面忘我的求索过程,呈现出他们的坚韧品质和非凡艺术创造力,最终凸显了文艺来自人民、文艺为了人民的根本命题。

该剧体现出当代文艺工作者对文艺名家的致敬。《抗战中的文艺》集中了40余位中青年演员,他们以不同的表演方式,在舞台上展现出扎实的演技,塑造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在诠释历史、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向革命时代人类精神的韧性和艺术的变革力量致敬。剧中出场人物多达几十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欧阳予倩、洪深、聂耳、冼星海等众多文艺名家的故事,在片中得到一一展现。舞台上每一个艺术表现的细节都被赋予了深层意义,如鲁迅审视远方时眼中的坚毅,老舍脸上因为山河破碎的忧思,巴金身上那套不称身的西装,冼星海的灰布军装和草鞋……当这些文艺大家出现在舞台上,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本历史的相册,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文艺战士的形象。不仅传递了抗战精神,也象征着民族的自强不息和文化自信。

《抗战中的文艺》在艺术表现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剧中多媒体深度参演,扩展了叙事空间,使得戏剧的表现力更加立体和多元。丰富的舞台元素不仅仅充当背景,还积极地与表演者互动,与演员的表演有机融合,在舞台、银幕和观众之间产生了动态的相互作用,展现出战争风云,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战争年代的文艺现场。电影镜头的运用,在并不破坏现场演出真实感的同时,放大了舞台的细节,充分体现出导演对当下网络流媒体及短视频一代年轻观众的关注——非线性的叙事、流畅的台词组接,从容静穆、娓娓道来,一部气势磅礴的中国文艺抗战史诗由此展开。该剧通过装置影像与戏剧结合,实现了对舞台艺术的创新演绎,大屏幕影像形式的传播则为传统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抗战中的文艺》以光影艺术、电影放映形式呈现话剧艺术的尝试,为演员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空间。剧中歌队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庄严感,并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体验。男女演员浑厚、婉转的多声部嗓音,或铿锵有力或温柔沉稳地将历史脉络朗诵出来,使得这些文字超越了纸张和屏幕,成为流动的能量,历史便通过这种复诵跃然观众面前。

这些创作特点延续了导演田沁鑫自1997年话剧《断腕》以来的历史观和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担当,亦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那个特定的年代。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抗战中的文艺》借助演员的精湛表演,舞台调度的衔接、切换,使历史感无比真切地逼近观众,溢满全场,令作品不再是简单灌输式的说教,而是让观众在“沉浸”式的观演空间中产生情感共鸣。当“鲁迅”在大银幕上号召人们起来抗日时,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更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呼声和决心。这种表现形式的创新,使得戏剧电影既向过去致敬,又具有当下性。

可以说,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的影视化呈现,正是近些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新路径、新方法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它以新业态、新节目、新创意和新的演出形式,彰显出新时代文艺多元发展的蓬勃景象,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推动了戏剧艺术创新发展。

(作者:李铭韬,系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