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机器替代”带来的技术失业危机
- 2021-01-18 16:46
- 光明日报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掀起了以“机器替代”为主要焦点的自动化升级浪潮。毫无疑问,以“机器替代”为特征的升级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企业多年来“招聘难”、“劳动力贵”的人力资源困境,也帮助许多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崛起,成为兼具质量和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标杆。但也要注意技术作为“双刃剑”带来的社会效应,如“机器替代”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和潜在的失业风险,以及技术变革下工人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2013年,国外一些学者预测机器人和计算机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率可能高达47%,其中制造业工人是被替代的高危职业。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替代率不到1%。然而,社会和公众舆论仍然对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失业感到担忧。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口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降,近5年来减少了1000多万人。除了产业转移的因素外,“机器替代”也被认为是主要因素。
正如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马丁福特(Martin Ford)所说:“智能机器是否有一天能侵蚀普通人的工作,这个问题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应该由未来的技术性质来回答。”这一轮技术变革的特点是,正在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具有视觉、触觉和深度学习功能的机器人有可能取代各个领域的工人。
如何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失业危机?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要关注“机器替代”的数量和替代率,还要重新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机器替代”一词的隐含意义是,工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可以被机器人替代,“机器替代”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者根据投入与回报、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因素做出的。那么,人和机器之间还能有别的关系吗?机器能否在生产过程中帮助和补充工人,而不是代替工人?结合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历史经验,这种“机助他人”的技术变革路径应该是可行的、实用的,但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形成社会共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技术变革的路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讨论,最终形成社会共识。但近几年来,企业自动化升级几乎是企业单方面主导的决策路径,必然导致实施以减少劳动力、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的“机器替代”技术改造模式。
第二,尊重人的劳动价值。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鄙视蓝领的态度,包括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也有“学技术不是为了当工人”的想法。“机器替代”说到底是对一部分人类劳动(如重复性体力劳动)的否定。人们相信机器可以代替工人来自动化生产过程,甚至监控和管理人工操作。如果技术改造的核心思想是“机器帮助别人”,那么生产过程就应该以人为中心,机器应该是工人的助手,生产和管理应该由工人的小组工作、车间工人的编程和工人参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来补充。这无疑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工人的技能培训体系。工人只有掌握全面的、不可替代的技能,才能成为机器的主人。
第三,做好系统设计。能否扭转效率和技术优先的“机器替代”战略,不仅取决于呼吁企业管理者或工程师改变替代劳动力的思维,还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虽然目前中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不高,但我们不妨提前规划,做一些假设。
比如关于市场激励制度。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对实施“机器替代”的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贴。如果社会对“机器助人”的概念达成共识,未来的政策激励取向可能会相应调整,以保证就业,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鼓励工人参与技术改造。再比如社保体系。技术进步导致的就业人口减少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来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必然涉及到税收等其他财富再分配制度的调整。
归根结底,技术的发展应该为人类社会服务,成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实现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工具。“技术决定论”或企业单方面主导的技术创新可能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只有社会各方充分讨论技术的发展路径,达成新的共识,才能重新激发“技术的善”,技术发展的红利才能惠及所有人。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