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将回归稳定中性
- 2020-11-30 13:32
- 经济参考报
在第三季度发布的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重新审视了“保持货币供应总闸”和“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将回归稳定中立的态度。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起伏,货币政策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为年初至5月初,为应对疫情影响,政策宽松;第二阶段是5月初至8月初,政策的边际收紧会引导市场利率上升;第三阶段是从8月初到现在。市场利率平稳波动,政策转向稳定中性。
在政策的保护下,中国的GDP增速逐月回升。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增长由负转正。央行往往对经济表现持乐观态度。短期来看,央行认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增强,全年实现经济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中长期来看,经济稳定良好、长期改善、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央行开始关注风险因素。比如上半年反周期调整后宏观杠杆率上升,疫情影响带来的不良贷款压力上升。此外,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问题。央行认为,货币政策必须“改革与监管、短期与长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相结合”。
在11月初的政策吹风会上,央行表示,一方面将适时适度调整特殊时期出台的政策,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需要长期支持领域的政策支持。此外,要避免“政策悬崖”,避免政策突然中断带来的意外影响。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进一步明确了三个方面的政策重点:
第一,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确。在数量上,央行将综合运用中期贷款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融资和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持经济向潜在产出回归。价格方面,要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贷款便利利率平稳运行。强调“保持货币供应的总闸门”和“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意味着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定和中性,明年整体信贷增长将略有收敛。
第二,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满足优质经济发展的需要。央行将保持再融资和再贴现政策的稳定,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行业提供包容和持续的金融支持。积极推进直接触及实体经济的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部门实现1.5万亿元实体经济盈利目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农业、农村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继续加强房地产融资审慎管理。
第三,更加注重金融风险防范。考虑到疫情的滞后影响和当前信用债券的违约,央行对金融风险更加警惕,并提出“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处置和问责体系”,包括压力测试全覆盖、支持小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