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制度下 创业板新股认购率低有三个原因

  • 2020-08-11 12:05
  • 中国经济网

“我一直在‘玩新游戏’,从未放弃,但获胜的机会太小了。”8月10日,北京的一位投资者刘女士告诉记者《证券日报》:“虽然中标很困难,但还是有希望的。也许运气会爆发。”

刘女士拥有十多年的股票投资经验。随着创业板的试点注册制度,她第一次关注并签署了《创业板投资风险揭示书》,并认购了最近发行的几只创业板股票。记者在《证券日报》采访中发现,与刘女士一样,许多投资者对“创新”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只要条件满足,他们基本上是“永不放弃或放弃”。

 投资者申购热情高

根据安排,本周(8月10日-8月14日),创业板将发行11只新股。因此,到本周末,创业板在注册制度下发行的新股数量将达到18只。截至8月10日,已有16家企业提交了注册申请。

从已公布的认购结果来看,在登记制度下,创业板新股认购较为普遍,但中标率相对较低。

具体来说,尚锋文化回调后,此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标率为0.0161%,认购倍数为6206.5倍;美昌股份回调后,本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标率为0.0208%,认购倍数为4807.4倍;经过蓝盾光电的回调,本次网上发行的最终成功率为0.018%,有效认购倍数为5555.8倍;经过大红利的回调,此次网上定价发行的中标率为0.0168%,有效认购倍数为5957.0倍;在卡比尔回调后,本次网上发行的成功率为0.0161%,网上有效认购倍数为6219.8倍;安科创新回调后,本次网上发行成功率为0.0211%,有效认购倍数为4731.0倍。

据Wind统计,从2016年初到2020年7月底,创业板网上认购新股的平均成功率为0.0262%。

为何在注册制度下,创业板的成功率会下降?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主要是“和尚太多,粥太少”,也就是说,要购买的人更多,要发行的股票更少。

上海晓宇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建明向记者解释说,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创业板的改革和试点注册制度,在投资者比较了交易系统之后,自然会将目前的创业板与去年成立的科技局进行比较。因为科技股在过去一年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投资者更加信服。购买创业板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将导致购买热情高;其次,券商提前几个月进行投资者教育,宣传创业板新规则,指导协议签订,使创业板可购买的账户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第三,创业板第一批两个新股在注册制度下募集的金额不是很大,导致超额认购倍数的计算基数不大。“在叠加前两个因素后,不难理解认购倍数超过去年的平均水平,且中标率较低。”

据了解,为了使客户有资格在注册系统下参与创业板交易,券商使用各种方法,如短信、微信、电话、在交易终端的显著位置弹出窗口等。以弥补现有客户的签名,并提醒他们在登记制度下进行创业板交易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投资者能顺利参与交易。

“我们的销售部门告诉客户通过短信和微信进行补充。如果没有反馈,我们会打电话。”一家中型券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证券日报》,目前大部分客户已经报名“玩新资格”,即已经开通创业板的投资者需要重新注册《证券日报》,否则他们将无法在注册系统下参与创业板股票的发行、购买和交易。

 交易规则变化要重视

尽管投资者热情高涨,但对于那些在注册制度下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新的创业板投资者

上海荣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洋在接受《创业板投资风险揭示书》采访时表示,创业板的风险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企业自身的风险和高市盈率是最大的风险。”有鉴于此,徐杨建议不符合要求或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创业板相关指数基金和对创业板配置偏好较高的活跃基金参与创业板投资。

左建明表示,投资者首先应该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资周期和逻辑。对于参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周期一般较长,投资逻辑也在于公司本身的增值。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清楚地了解标的资产,即上市公司的质量。对于参与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来说,由于他们的持股周期一般只有上市后的一天或几天,而其逻辑只是为了赚取流动性溢价,所以在这个阶段关注情绪可能更为重要。建议我们可以参考第一批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再做决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股发行,越来越接近第一批在注册制度下登陆a股市场的创业板公司。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师庞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登记制度改革的帮助下,创业板上市新股的整体表现短期内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中长期内有望逐步恢复正常稳定水平,市场分化效应和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对于高质量的股票,“玩新的红利”可能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他表示,预计创业板的“增量+股票”改革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标杆,牢牢进入并顺利通过“深水区”,配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等配套措施,最终将有助于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投资者结构的不断改善,市场的逐渐稳定和理性,以及对空壳公司的资源错配和价值误判的压缩。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