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市场一季度降温 退市退市率上升

  • 2021-04-08 17:53
  • 经济参考报

a股首次公开募股在过去一个季度显示出“降温”的迹象。上海证券报信息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IPO退股率和退股率较去年明显上升;受财务数据更新等因素影响,IPO申请受理量逐月下降,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同比增长。

这种现象和监管机构对IPO审核和发行的明确态度有关。一季度,启动现场检查、明确信息披露细节、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措施相继出台,对市场生态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位投行官员表示,这些措施要真正见效还需要时间,后续有望继续出现IPO市场降温现象。

撤单比例大幅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共有38家公司的IPO申请被接受,明显低于2020年第四季度的160家左右,但仍比去年同期的20多家有所增加。

有投资银行家解释说,由于申请IPO时需要更新年报数据,很多公司会在年底匆忙提交申请材料,导致第四季度大量申请被接受。第一季度,很多公司的年报还没有更新,接受IPO申请的数量相对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1月2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并实施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下简称《检查规定》)。根据检查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于1月31日组织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首次抽查抽签,共抽取20家企业。

在入选的20家企业中,有16家宣布撤回材料,被公司和保荐人视为“知难而退”。此后,沪深两市均表示,对于现场检查前撤回的项目,如有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应承担相应责任,决不能“一次撤回”或“带病突破”。

现场检查造成的“畏难情绪”也传染给了其他没有入选的排队企业。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有75家公司撤回IPO申请,其中80%以上是在检查规定出台后公布的。

与过去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取消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创下纪录。2020年,只有56家IPO被取消。此外,2019年,这一数字为39。

有相当多的知名公司撤回订单。比如被选中进行现场检查的玉柔科技,2月9日宣布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再比如,4月2日,上交所发布消息称,因京东数码分公司撤回IPO申请,终止科技创新板上市审核。

上述投资银行家认为,监管机构近期对注册制下IPO审核做出了明确的声明,这必然会对未来IPO审核和发行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申请的企业数量会减少。“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现。现在报材料的公司已经很早就准备好了,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取消订单不一定是坏事。日前,记者从各地证监局了解到,科技创新板的早期IPO注销企业纷纷“重返市场”,再次接受券商上市辅导。与订单取消前相比,这些企业在信息披露、科技属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这可能有利于公司后续的成功。

被否数接近去年全年

今年第一季度,共有131家公司进入审核阶段。由于有两家公司参加了两次会议,因此审查总数为133份。

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拒批率突然上升,代表了监管机构对IPO审核的态度,即注册制不等于放松审核要求。

2月2日晚,已经唱了9季《好声音》的灿星文化,因不符合发行、上市、信息披露要求,被否决。

市场上激烈争论的过度包装、硬贴等问题也出现在拒绝IPO的原因中。3月25日,宏基节能IPO申请被驳回。上海市委当场要求该公司结合现有建筑维修改造业务的特点、合同的签订和相应收入的确认,说明掌握和熟练运用行业通用技术属于传统行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原因,说明现有建筑维修改造业务属于新业态的原因和相关业务收入比例持续下降的原因。

上述投资银行家表示,一季度拒批率突然上升,说明监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规模收紧。信息公开是登记制度改革的核心,信息公开的质量是最关键的。不公开或者随意公开这个公开肯定不利于改革。“目前的案例都是由于信息披露的问题,这是对企业和保荐人的提醒,材料要谨慎。”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