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升级需要完善数字规则提升算法公平性

  • 2021-03-16 14:00
  • 新华网

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大数据“杀”升级需要完善数字规则提升算法公平性

新客户低价,老客户高价,大优惠券推给低成本手机用户。上海消保委最新发布的消保委报告显示,大数据的“杀熟”套路在不断升级,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完善数字规则,尽快引入算法监管,促进平台算法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平台通过不断优化的算法和不断提高的计算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丰富、准确的各领域优质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算法的不透明性和难以解释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带来了新的挑战。

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指出,第一代大数据的“扼杀”取决于算法的简单判断。一个典型的场景是“老客户高价销售”。比如平台向新客户展示低价,因为新客户通常会比较不同平台的价格。如果你是常客,养成了习惯,往往不会逛,自然价格会高一些。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算法迭代迅速,再加上平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全面收集,算法的“杀熟”方法在平台充分掌握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升级为“杀熟”。比如相关的产品、广告或者不同的优惠券会根据消费者使用的手机型号等个人信息进行匹配。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指出,基于歧视性算法的产品匹配和价格歧视本质上是平台滥用算法权,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值得注意的是,算法从接收输入数据到输出决策结果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外界无法知晓的“黑箱”,算法“黑箱”的不透明性使得第二代大数据的“杀戮”行为更加微妙,更难以察觉。

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呼吁完善数字规则,尽快引入算法监管,促进平台算法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