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加速4券商抛出不超过500亿元血液补充计划

  • 2021-03-01 13:49
  • 中国经济网

去年是证券公司业绩的“大年”,上市证券公司业绩保持了光明的增长趋势。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业绩,应对行业内更激烈的竞争,证券公司对补充资本的需求旺盛。

自2021年以来,国海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中信证券四家上市证券公司推出再融资计划,融资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在配股计划中直接表示,要响应国家战略,打造“航母级”经纪公司。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券商再融资主要是为了扩大业务规模。”

中信证券发布

不超过280亿元的配股计划

自2021年以来,券商行业龙头中信证券频频出手。

1月5日,中信证券获准发行总面值不超过8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2月22日,中信证券拟投资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为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发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及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2月26日晚,中信证券抛出不超过280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再次引起业界的强烈关注。本次配股计划中,中信证券计划向所有a股和h股股东每10股配股不超过1.5股,配股数量不超过19.39亿股。

关于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的用途,中信证券表示,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募集资金拟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拟投入金额不超过190亿元人民币)、增加对子公司的投资(拟投入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拟投入金额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以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拟投入金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对于如此大的金额来补充资本中介业务的发展,中信证券表示:“资本中介业务具有客户广泛、产品丰富、利差稳定、风险可控的特点。是公司近几年重点培养的业务方向。公司在资本中介业务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务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等创新型资本中介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据记者介绍,在过去的2020年,中信证券总资产达到1.06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总资产超过1万亿元的券商。业绩方面,中信证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43.48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48.97亿元,同比增长21.82%。如今,中信证券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行业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信证券本次配股计划中,关于发行配股的必要性,中信证券表示,“响应国家战略,打造‘载体级’券商。作为证券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要积极应对国家战略,不断巩固自身资本实力,抓住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证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证券行业的资本密集型特征,证券公司的业务发展与资本实力密切相关,资本规模直接决定业务规模。面对“百年巨变”,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也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证券业发展的马太效应,各证券公司迫切需要快速提高资本实力和竞争力,融资意愿更加迫切,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2021年初以来,除中信证券外,国海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均已发行固定收益计划,4家证券公司新发行的再融资计划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500亿元。与此同时,红塔证券配股计划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从再融资的目的来看,根据记者的观察,除了用部分资金给子公司“输血”之外,大部分资金是打算投资在信用交易等资金消耗业务上。如国联证券计划用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扩大包括融资融券在内的信用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30亿元用于扩大固定收益、股权和股权衍生品交易业务。东兴证券计划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国海证券计划投资交易业务不超过40亿元,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25亿元。

“丰富信用交易业务,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成为各券商关注的焦点。杨德龙进一步告诉记者:“融资融券交易已经成为券商的一项重要业务收入。融资融券业务相对于经纪业务更加有利可图,并且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盈利效果的提高,信贷交易的业务量大幅增加,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券商目前正在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为资金做准备,这将有助于提高券商的利润,增加未来的业务收入。”

数据显示,2020年,由于股市交易活跃,两家公司的余额同比上升,达到1.6万亿元的峰值。同时股权质押规模下降,风险继续清理。对此,光大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随着监管的不断去杠杆化,整体信用风险持续降低,资金规模成为信用交易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领先的券商风险管控体系完善,融资成本低,有望在未来受益。”

毕马威中国也表示,随着证券市场日益饱和,未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渐向资本实力和资源储备转移。

证券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以及同质化程度不断加重,在头部券商强者愈强、外资券商“虎视眈眈”、中小型券商压力重重背景下,券商需要对自身进行差异化的定位,进行错位竞争,寻找新的增长点。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