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到“质”凸显消费升级新趋势

  • 2021-02-20 13:43
  • 光明日报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度过的第二个春节,很多人响应号召,选择在当地过年。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就地过年在中国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举措,但它也促进了假日消费呈现出新的面貌,带动了新的需求,引领了新的消费趋势。

在现场过年的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自鸣得意的除夕夜”、“承诺的除夕夜”、“云除夕夜”等新的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春节消费不仅充满浓郁的传统节日味道,而且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这既是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也是新兴需求的强大拉动;不仅是物质消费的持续高涨,服务消费也在快速上升。春节消费市场的整体情况不仅证实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也反映了市场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服务消费充满春节文化。礼品、传统食品、新兴电子产品和地方特产的销售快速增长,而在线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消费等新消费吸引了众多关注。特别是在春节消费市场,年货网购有很多新的特点,年货网购和网上订购备受青睐。除夕呈现外卖式,春晚呈现直播式,红包呈现移动支付式。个性化需求、便利性需求、情感需求、文化需求、健康需求成为新趋势。

今年春节期间,消费质量趋势更加明显,呈现出从“放养”到“求质量”的升级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渠道的出现,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美容和儿童游戏业态呈现出强烈的裂变效应,各种零售市场、酒馆、影剧院、室内运动等业态成为家人朋友聚会娱乐的新方式。凭借强大的数字生态和基础,中国消费者迅速转向网络市场,新的消费方式应运而生。健康服务、便民菜、宠物消费等新零售服务大行其道,无论是生产方式、产品属性、供应方式,都更加平台化、娱乐化、社会化。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的消费引领了假日消费的新潮流,成为春节消费的增长引擎。年轻的消费群体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和需求。下沉市场的年轻消费者更喜欢“网络名人”零食,高价值、小而有趣的产品;春节的经济热度在上升;二次经济爆发;少数民族服饰受到青睐……浪潮来了,新的消费趋势更加互动,带动中老年人购物车越来越时尚。

就地过年孕育经济发展新机遇。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也在加快。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强数字赋权,提高流通效率,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为经济复苏提供新的机遇,使中国正式进入“良好消费时代”。

如何更好的适应“美好消费时代”?首先,让新技术为新消费插上翅膀,引导新消费模式的升级和拓展,为新消费模式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保障。要积极引导“互联网”远程购物、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有序发展,推动新老商业模式取长补短,探索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双向发展,鼓励商务出行方式和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产品”向“行业”升级,进一步活跃市场人气。

其次,以优质供给支撑新消费,拓展优化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去年受新冠肺炎肺炎影响后,中国经济保持正增长,内需市场显示出较强的弹性和活力。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流通水平,消费是畅通国内流通的纽带和重要引擎。当前和未来,针对制约我国消费升级的症结,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努力扩大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拥抱新需求”是指不断推出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的需求,促进新业态和新供应的不断优化升级。

再次,要拓宽“开源”渠道,增加普通人的收入,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意消费”。增加人民收入,增加税收优惠和扶持的结合,优化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让不同群体有更多的钱花。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引导企业拓展中高端消费市场,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消费的需求,增加以教育、文化、养老、医疗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供给。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